最近,中国无症状感染日均增长皆以数千计。

新冠疫情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奥密克戎正不断挑战“动态清零”的底线以及老百姓的忍耐力。

从一开始,“动态清零”这个词就令国际传播工作者犯难,尤其是“动态(dynamic)”二字。今年1月底,林郑月娥曾笑答记者,对“动态”二字,她也无“权威”解释。

去年12月,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这样解释“动态清零”:它是指在现在情况下,当出现本土病例的时候,我国所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的一种集成,以快速扑灭疫情。

外媒很早便形象直观地把它解释为“whack-a-mole game(打地鼠游戏)”。“地鼠”露头便打,考验的是手速。

3月30日,上海宣布采取“全域静态管理”。这又是一个新鲜表述。

如何理解“全域静态管理”,不知道。

国际传播工作者似乎也只能先照字面翻译,加个引号,以示中国特色。

又比如有这么样一篇文章,题目是《深圳按下“暂停键”,全市社区小区封闭式管理,公交、地铁停运 》。

在外媒看来,这基本上等于“封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