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比利时病毒学家范兰斯特(Marc van Ranst )通过推特报道说,在比利时出现了第二例猴痘(apenpokken)病例。他呼吁有类似猴痘症状的人马上向医生报告。
猴痘可导致流感症状和皮疹。该病毒通常只发生在中非和西非,但自本月初以来,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如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瑞典等已经发现了这种病毒;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报告了一例甚至多例感染。
在德国和法国也出现了病例,荷兰方面称,荷兰出现个案只是时间的问题。
来自比利时的最新确诊患者是一名弗拉芒布拉邦特省的男子,他出现了感染的症状,手上有特征性的水泡和肿块。
他与安特卫普热带医学研究所昨天发现的第一位患者在同一个聚会上,与该聚会可能的联系仍在调查中。
据德国微生物研究所报道,在德国,第一个感染者来自慕尼黑,患者的皮肤上有斑点,这是疾病的特征。
在法国,该病毒是在一名来自巴黎地区的 29 岁男子身上发现的,他并没有去过病毒流行的国家。该男子情况不严重,目前在家中隔离。
根据荷兰卫生部长库柏斯的说法,这种病毒很有可能也会出现在荷兰。
比利时当局的专家今天开会讨论应对猴痘病毒进一步传播的方法。
根据安特卫普热带医学研究所的数据,这种病毒在普通人群中传播的可能性很小,“不过,作为科学家和医生,我们保持警惕并密切关注进展。”
荷兰的情况如何
根据荷兰国家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所RIVM的说法,荷兰尚未发现任何确定的病例。但最新消息是,荷兰已经出现了疑似个案,目前正在调查中。RIVM传染病负责人范迪瑟尔说,西欧已经有不少个案,荷兰没有反而是奇怪的。
一位RIVM发言人对媒体RTL网站说:“令人惊讶的是,现在病毒似乎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荷兰的专家也很不放心,对于猴痘近期的大量出现,荷兰病毒学专家库普曼斯说,情况不寻常,必须寻找一个很好的解释。
目前,只有英国发现的第一例男子曾经踏足非洲尼日利亚,其他基本没有什么关联,也就是说,传播链不明。
库普曼斯说:“过去也出现过猴痘,但是,传播速度不是很快,数量也很少,情况容易控制。根据现在的数字,并不一样,重要的是,要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不过,荷兰和英国的专家都认为也不需要恐慌,大肆渲染。
库普曼斯说,病毒学家正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调查猴痘疫情, “目前正在进行大量的研究,信息正在国际上共享。”
一般来说,感染发生在非常密切的接触后,通过呼吸产生的唾沫。但英国卫生服务机构 UKHSA 根据英国的病例发现,很大一部分感染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涉及男性之间的性行为。
人们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打冷颤和疲劳等症状。
猴痘病毒有时是致命的
猴痘就像流感一样开始,患者可能会发烧、头痛、恶心。几天后,患者会出现带有脓液的圆形水泡,然后水泡变干,最终消失。
猴痘和天花同属天花病毒科,但与众所周知的发生在儿童身上的水痘不同。
猴痘病毒于 1958 年首次在猴子的身上发现,在人体身上的发现是1970年非洲中部的刚果。如今,啮齿动物被认为是主要的动物宿主,绝大多数人会在几周内从疾病中康复。
在少数情况下需要住院治疗,有时这种疾病可能是致命的。
已知有两种病毒株:刚果病毒株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甚至可导致 10% 的病例死亡;但也有一种西非毒株的传染性和致病性较低,有大约 1% 的病例可能会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