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称中国愿同各方开展人权对话和合作,扩大共识、减少分歧。
他也强调,在人权问题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理想国”,不需要对别国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更不能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
在昨天新疆的监禁系统内部外泄了数以千计文件和照片后,英国和德国的外交部长都表示了关注,而美国重申巴切莱特的访问是一项错误。

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报导,巴切莱特表示,联合国人权办公室“愿意与中方加强合作”,她钦佩中国在消除贫困、保护人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等的努力和成就。
但是,巴切莱特的发言人没有证实央视的说法,但表示巴切莱特告诉习近平,她希望联合国人权办公室能够与各方共同努力,“无一例外地加强促进和保护所有人的人权、正义和法治”。
美国国务院24日称,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同意访华是一个错误决定,因为中国政府对访问权限的限制将影响联合国调查中国的人权环境。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不认为中国政府会提供必要的访问权限,让巴切莱特对新疆人权状况进行全面且不受操控的调查。
他说,美国政府认为巴切莱特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意对华进行访问是一个错误,因为巴切莱特无法获得新疆地区的全面情况。

巴切莱特访华行程包括广州以及新疆地区的喀什和乌鲁木齐,期间将与中国中央和地方高官、民间社会组织、企业代表、学者会面,并向广州大学的学生发表演讲。这是2005年以来首次有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访华,但一些人权团体担心北京会借机进行公关操作。
巴切莱特前天在广州会见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时表明,将就“敏感重要的人权议题进行讨论”,旨在促进、保障和尊重人权,并表明“设定高期望将带来失望”;王毅则强调,巴切莱特的行程是“正本清源之旅”。
巴切莱特曾呼吁能够不限制地对新疆展开调查,但受疫情影响,她将采闭环方式进行访问,没有记者随访,消息主要通过中国和人权高专办官方发布。
巴切莱特23日和外国驻华外交官员举行闭门视讯会面时,强调她到中国不是进行“调查”,此行旨在促进、保障和尊重人权,并表明“设定高期望将带来失望”。
人权高专办和中国官方对巴切莱特的具体行程高度保密,并未公布她何时前往新疆,也没有提前公布她即将会见的人员名单。
据彭博社和法新社报道,巴切莱特23日和外国驻华外交官员视讯会面时,透露将访问新疆的“拘留中心”(中国称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并已安排了独立于中国官方行程的会议。
巴切莱特将在会后发布有关新疆的报告,但这份报告并不是人权高专办去年12月预示将发布的新疆人权报告。巴切莱特并未进一步说明报告发布日期。
报道称,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和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Caroline Wilson),参加了与巴切莱特的视讯会议。

伯恩斯在会上对中国的人权记录,以及试图操纵此次访问行程的行为“深表关切”。吴若兰则在推特贴文称,她在会上强调了访问“不受限”的重要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昨天批评美国和英国,“不遗余力地干扰破坏,对高专访问指手画脚,为访问设立种种条件和障碍”。

中国外交部昨天也就新疆人权议题举行线上记者发布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徐贵相针对有关巴切莱特行程的提问,没有透露详情,仅重申巴切莱特将适时向媒体公布参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