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术期刊《科学》7月26日刊登两篇研究报告,认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最早源于湖北省武汉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
这是包括荷兰病毒学家库普曼斯( Marion Koopmans )在内的国际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科学》上的一篇文章中得出的结论。 去年初,他们访问了武汉。
研究指该病毒很可能来自动物,并透过两种新冠病毒,先后在2019年11月和12月初两度传染人类。

其中一项研究分析最早期155名患者的工作和居住地点,最初发现该病毒的8人在该市场的野生动物部门工作,并发现大部份人居住地点都非常接近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这些病例与高密度社区相符;研究人员相信,病毒在市场内传播,并出现群组感染,再外溢到社区其他接触者,感染了新冠病毒并住在更远的人都与市场有联系。
研究人员还在市场所在地发现了冠状病毒的痕迹。 例如,在一个笼子、两辆推车、一条排水管和一个用于去除羽毛的装置上发现了病毒颗粒。
在那里出售的活的野生动物,如狐狸和貉,是冠状病毒的“可能宿主”。 研究人员无法找出这些动物是如何感染病毒的。
荷兰病毒学家库普曼斯在推特上写道:“无论你如何看待数据,证据都指向市场作为病毒传播来源的方向,特别是到一个出售活的野生动物的角落。”

另一项研究则指,两次传播涉及两组不同的基因,一组与蝙蝠冠状病毒相似,另一组则相信是早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尤其是在市场上,认为是至少两次跨物种传播到人类身上。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系教授安德森(Kristian Andersen)认为,研究结果并非全然否定新冠病毒由实验室外泄的可能性,只是加深对不同病毒来源可能性的理解。
上述研究2月份作为预印本在网上发布,但现在已经过同行评审,并于7月26日发表在《科学》期刊上。
这非《科学》第一次刊登有关研究,当时曾提到新冠肺炎的“零号病人”应该是华南海鲜市场一名女摊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指,国际科学界当前愈来愈多线索把病毒源头指向全球范围,中方已多次就关于实验室泄漏假的设问题阐述有关立场,它完全是反华势力出于政治目的炮制的谎言,毫无科学可言,中方邀请世卫国际专家组赴武汉相关实验室考察,联合研究报告也明确得出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