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报道,过去40多年中国借基础建设带动经济模式成功带来高增长,如今因地方债台高筑、企业频爆雷与消费不振,经济飞升期恐结束,中国可能步入成长放缓的新纪元,而非短期的经济不振。

报道更称,以这种经济成长率,中国将难以达成“经济规模到2035年结束时翻倍”的目标,不但难以从中等收入新兴市场晋身为发达市场,中国恐永远无法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华尔街日报》指出,世界银行(World Bank)统计自1978年中国推动“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期中国的人均收入增加25倍,让超过8亿的人脱离贫困,占全球总脱贫人数的70%以上。

报道称,这套追赶西方经济模式现在遇到瓶颈。目前中国各地方政府的债务高筑,许多地方的桥梁、机场闲置,数以百万计的公寓沦烂尾楼,投资回报骤减。

近几个月来,中国经济前景明显黯淡。制造业活动萎缩,出口下降,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大型房企恒大声请破产保护,碧桂园爆雷等等。IMF计中国未来几年的GDP增长率将低于4%,不到过去40年大部分时间的一半。

报道提到,中国因控制Covid-19疫情取得初步成功,以及美国消费者在疫情间支出激增,掩盖中国的经济问题。但随着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西方对中国产品需求下降,贷款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问题开始逐步引爆。

报道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长郝福满(Bert Hofman)说法,称民营企业资产回报率已从5年前的9.3%降至3.9%,国有企业回报率则从4.3%降至2.8%。

报道指出,中国数十年过度建设则很像日本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的基础建设热潮,导致过度投资。此外,中国的劳动力正在萎缩,生产力下滑。按郝福满分析,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代初,劳动生产力约占中国GDP增长的1/3,但在过去十年,此一比例已降至不到1/6。

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罗格夫(Kenneth Rogoff)表示,中国经济崛起与许多其他亚洲经济体在快速城市化时期所经历的情况相似,也与像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二战后对基建重大投资带动经济成长的情况类似。

不过,报道也提到,许多过去关于中国经济崩溃的预测最后证明是错估。

当前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动车和再生能源产业被视为能主导市场,与美国的地缘紧张可激励中国加速在AI和半导体等技术方面的突破,开辟新的成长途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