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发表报道说,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进行国事访问并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露天剧场发表了演讲,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天被载入了史册。

习近平十年前的今天启动了他的宏大计划和叙事,那一刻,没人能够预测其未来十年内的全球规模。一个月后,他抵达雅加达,在印度尼西亚议会前说:“ 让我们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重大项目名称为“一带一路”,英语为“ One Belt, One Road “,法国人习惯将其称为“新丝绸之路”。

2015 年春,看到第一份正式文件赋予该项目实质内容,2017年,该项目更名 为“一带一路 ”倡议(BRI)。自此,成为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旨在通过建设港口、铁路、机场和工业园区,改善亚洲、欧洲、非洲甚至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

十年间,该倡议早已超出了最初的一带一路链接欧亚的框架,延伸到了非洲,南美洲甚至北极等地。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项合作协议,涵盖了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和全球GDP的40%。中国在这一项目上的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其涉及面广、包罗万象。

法国媒体称,一项研究指出,自Covid-19大流行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震动全球市场以来,“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一带一路’国家难以偿还与该倡议相关的贷款,引发了一波债务危机和新的批评”。

“一带一路”旨在确保其供应(特别是原材料)并为其公司提供出口,但也是中国促进有利其国际新秩序的机会。

在习近平的主持下,下月将在北京举办一个专门讨论新丝绸之路的大型论坛,到目前为止,已有90 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次非正式峰会预计将是中国捍卫和重新启动其项目的一次机会。

但意大利作为 G7 国家中唯一一个签署中国倡议的国家,四年后预计将退出会让这个节日蒙上些许阴影。意大利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塔亚尼说,参与新丝绸之路”并没有产生我们所期望的结果”。中国政府已原则上同意意大利退出该项目。意大利财政部前首席经济学家洛伦佐-科多尼奥(Lorenzo Codogno)在一份说明中分析说:”梅洛尼总理将在 10 月中旬访问北京期间正式宣布这一消息,以示对中国领导人的尊重”。

面对中国的倡议,美国和欧洲也做出了反应。拜登发起“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B3W”)一年后,“承诺总额仅为 600 万美元”。

2021年12月,欧盟宣布了一项3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全球门户”),旨在对抗中国的攻势。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障碍和分歧,使其实施变得复杂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