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星期天(4月6日)在北京与中国总理李强会晤,再向李强提出了美国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她还表示,双方可以进行艰难对话的能力已让两国关系在过去一年中建立在一个更稳定的基础上。
耶伦会后表示,双方会谈为时约4个半小时,其中,讨论产能过剩议题就用时超过2个小时,她的首要任务是试图说服中国官员控制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的过剩产能,因大量中国产品涌入美国市场,将削弱美企竞争力,其他国家亦有相同情况,而中国也意识到美国的担忧。
对此,李强回应说,两国关系正在“稳定”,耶伦在中国的访问取得了“一些建设性成效”。 “中方真诚希望两国要做伙伴,不是对手。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根据美国财政部4月7日凌晨公布的声明,耶伦与李强的会晤“坦诚且富有成效”。 双方的讨论是在去年11月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州举行的峰会上取得的进展的基础上的深化。
声明说,耶伦就为美中两国工人和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健康经济关系这一共同目标发表了看法。另外,耶伦提出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包括中国的工业产能过剩及其可能对美国工人和企业产生的影响。她还强调了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性,包括低收入和新兴经济体的债务困境。
耶伦星期天在北京的行程还包括会晤北京市市长殷勇和与北京大学的师生见面。
星期六早些时候,耶伦在广州结束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历时两天的会谈。会后,耶伦发表声明,对双方“广泛而富有成果的”对话表示满意。
“在我与中国同行进行了重要的讨论之后,我很高兴我们同意启动两项重要的新倡议,以推进美国工人和公司的利益并协助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财政部星期六公布的耶伦声明说。
耶伦星期四抵达广州,在与何立峰举行会谈前,曾分别会晤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和美国商界领袖。
耶伦抵达广州后曾一再表示,美国致力于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并一再提到中国工业产能过剩及其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影响。
在耶伦访华期间,中国官方媒体一直在反驳了耶伦有关中国产能过剩的观点,称这是为美国保护主义政策找的“借口”,以保护美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