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特在其以北约秘书长身份发表的首次重要讲话中对莫斯科和北京的关系发出了警告,他的言论受到中国的密切关注。从对国家媒体的分析中可以感受到失望情绪,其中将新任北约秘书长吕特描述为“美国的唯唯诺诺者”。
中国尚未对吕特的讲话和警告作出官方回应。然而,中国媒体经常出现对吕特领导能力的分析。官方媒体《参考新闻》写道:“具有超强自我控制力的人,常常给人随和、真诚、冷漠的印象。但关于这个看上去很放松、经常笑容满面、骑车上班时手里拿着苹果的荷兰人,我们还有更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去年夏天,就在吕特就任北约秘书长之前,上海欧盟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子贵(Xu Zigui的译音)说:“吕特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地道的荷兰魅力。”
当吕特以北约秘书长的身份开始对俄罗斯、中国、朝鲜和伊朗之间的合作发出警告时,这位中国分析人士的语气发生了变化,因为吕特说,应该在国防上投入更多资金以“防止战争”。 《中国日报》在他上任后不久写道:“人们希望吕特能比其前任·斯托尔滕贝格做出更加平衡和独立的决定,但这种希望已经消失了。”
该报称,新任北约秘书长应该致力于和平解决方案,“而不是像美国的哈巴狗一样”。
官方媒体《环球时报》称其为“针对中国的强硬言论,大肆宣扬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而北京方面对此予以否认。
该报认为,吕特此言可能是为了吸引美国新政府对中国的关注,并缓解欧盟的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欧盟研究员赵俊杰(Zhao Junjie的译音)表示,因为在“强硬语言的背后,隐藏着欧盟的安全担忧,以及与美国的深厚联系,欧洲和美国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吕特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对中国进行斥责后,中国人的愤怒被进一步激化。北约秘书长在信中写道,中国对遏制平壤和莫斯科的影响力负有特殊责任。他说:“北京不能一边假装促进和平,一边对日益增长的侵略行为视而不见。”
这些话在中国并不受欢迎,因为中国喜欢在世界上展现自己是和平鸽,并希望被视为公正的。
北京此前曾充当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的调解人,但中国随后被指在此过程中不保持中立而受到批评。
自乌克兰遭到入侵以来,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去年3月,时任荷兰看守首相的吕特去北京与习近平举行峰会。吕特当时表示:“如果普京赢得战争,那对我的国家来说就是一个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