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媒指中国近期建造多艘新型登陆驳船(Landing Barge),引发国际军事观察人士关注。美国及法国军事网站均指出,这些驳船的设计具有战略价值,可能提升中国解放军的两栖登陆能力,甚至突破地形限制,为潜在的两栖作战提供更多可能性,未来或将用于登陆台湾。

据美国军事网站《战区》(The War Zone)报道,近期在社交媒体流传的一段影像显示,三艘新型自升式驳船已部署至“未知海滩”,这些驳船外观与2023年底卫星影像中发现的广州广船国际龙穴造船厂特种驳船相似。而国际军事网站《海军新闻》(Naval News)亦在最新报道中指出,至少5艘类似登陆驳船正在建造当中,船上配备超长登陆桥,可供重型装备直接上岸。

《海军新闻》军事专家H·I·沙顿(H I Sutton)分析,这批新型登陆驳船的最大特点是船首配置了一条长约120米的登陆桥,结构类似悬索桥,能够支撑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直接从驳船行驶至岸上。此外,船尾则设有装载坡道,可与滚装渡轮(Ro-Ro Ferry)无缝对接,形成连续登陆作业链。

沙顿指出,由于台湾适合大规模登陆的滩头有限,传统观点认为,解放军若发动两栖作战,将受到地理条件限制。然而,这类新型驳船的出现,可能突破登陆限制,令解放军具备更大范围的登陆选择,提升装甲部队快速登陆的能力。

据最新卫星影像显示,这些驳船近期出现在南海中国军事基地,显示解放军可能已在测试驳船的登陆作战能力。

最新一代电磁枪正式曝光

此外,有报道称,中国自主研制的最新一代电磁枪(威力可控电磁发射器)近日正式曝光。据央视军事于3月14日发布的影片显示,该款电磁枪具备无噪音、无火光、无弹壳等特点,与传统火药枪械有显着不同,标志着中国在电磁武器领域的技术突破。

电磁枪(Electromagnetic Gun)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加速弹丸的新型武器。与传统枪械依赖火药爆炸推进子弹不同,电磁枪透过电磁场将弹丸加速至超高速,具备高射速、低后坐力与隐蔽性强等特点,在未来战场上有广泛应用潜力。

据央视军事影片中的记者庄晓莹介绍,中国最新一代电磁枪设计轻巧,可单手持握,显示该技术已达较成熟阶段。

根据影片披露,该款电磁枪采用现代化设计,配备多项高科技装备,包括轻量化结构,重量较轻,单手可持握,机动性强。模组化设计,握把设置在中部,弹匣位于后方,便于使用者调整姿势。同时还有高科技配备,前部搭载激光指示器,提升射击精准度;枪身顶部除标准导轨外,还配有电子显示屏,可显示电量、剩余弹药数量及射击模式等信息。此外,这款枪还可调节功率,支援切换单发及连发模式,适应不同作战需求。

据悉,美国曾多次进行电磁轨道炮(Railgun)测试,但因技术成本及应用问题,该项目于2021年遭美军叫停。反之中国近年在电磁武器领域技术突破频繁,除了电磁枪外,中国亦被曝正在测试舰载电磁轨道炮,显示该技术或已进入实战化阶段。根据2023年解放军装备展上的展示,中国曾展出数款不同类型的电磁发射装置,包括轻量型个人武器与重型舰载电磁武器,显示中国在电磁技术领域的多方向发展。

电磁枪的无火光、无噪音、无弹壳特点,使其在城市巷战、特种作战及无人武器应用中具有极高战略价值。例如,在巷战或特种作战中,电磁枪可有效降低枪声暴露风险,提升战场隐蔽性。此外,电磁武器与无人机、机器人战斗系统结合,将大幅增强无人作战能力。有分析指,随着中国不断推进高能电磁技术发展,未来电磁武器的应用范围或将涵盖单兵作战、舰载防空、反导防御等多个领域,甚至可能影响全球军事格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