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荷兰媒体NOS报道和评论了中美贸易战最新进展。
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再征收 50% 的新进口关税于前晚生效,昨天又增加更多关税,加上特朗普政府今年初以来征收的两次关税,进口关税总额将达到125%。这意味着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的价格比1月份上涨了两倍多。
中国从一开始就态度强硬,重申了其信息:“我们将坚决抵制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我们征收的关税。”
2月和3月,中国对美国关税作出了温和回应。当时中国仅对一组产品征收反关税。
但那份温柔已不复存在。上周,特朗普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征收 34% 的关税,随后又加征 50% 的关税,中国忍无可忍,对美国进口产品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措施。
通过相互征收这一税款,两国似乎愿意在很大程度上放弃彼此的贸易。
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关系如何?
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约4070亿美元的商品。同年,美国对华出口额约为1330亿欧元。根据美国的数据,这使得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2730亿欧元。
昨天,中国官方媒体大力报道新的农业改革。中国最大的官方报纸之一的头条新闻是:“中国公布十年农业总体规划,优先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和农业技术创新。”
中国希望通过这一新计划一举两得。中国正在加快实现自给自足的努力,这是中国一直在做的事情,但代价是减少以前从美国进口的商品。
因为2023年进入中国的所有美国产品中约有20%是农产品。随着中国对美国产品征收关税,在美国购买这些商品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习近平领导下的自力更生
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还不到一年,就开启了中国路线的转变:中国几十年来一直与世界其他国家紧密联系,现在是时候与其保持距离了,中国必须致力于提高自给自足能力。
在特朗普第一届政府执政期间,中国加速实现自给自足。与美国的贸易战和对中国科技公司的限制暴露了中国对外国的依赖程度。随后不久爆发的新冠疫情导致中国贸易几乎完全陷入停滞,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形象。
增强国内消费
中国在寻求减少对食品供应和高科技等关键领域的依赖的同时,也寻求加强国内市场。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试图让民众在国内市场上增加支出。例如,它通过让中国人民更容易借钱来实现这一目标。但结果却令人失望。
青年失业率高、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中美关系紧张加剧,使得中国人在花钱时格外谨慎。
中国领导人将于本周晚些时候举行会议,讨论中国可以采取哪些额外措施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
寻找新的销售市场
尽管中国希望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特别是在敏感领域,但它仍然希望向尽可能多的国家销售尽可能多的商品。由于对美国的出口预计将迅速下降,中国必须加快寻找新市场。中国也已从事这一探索十多年。
最著名的例子是“一带一路”倡议,其目标之一是连接亚洲市场。中国不仅通过修建数千公里的铁路和建设机场和港口来实现这一目标,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还达成了多项贸易协定。
此外,中国还瞄准欧洲市场。例如,中国总理李强致电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讨论报告显示,中国和欧盟同意共同努力建立公平、运转良好的贸易体系,实现健康的贸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