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针对留学生政策与哈佛大学交锋,一名来自中国的毕业生代表蒋雨融在哈佛毕业典礼上,则赞扬哈佛广纳国际学生,以及对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持和努力,获得热烈掌声。不过中国网络对其评价两极,有人认为其发出时代最强声音,也有人对背后的中国精英教育极端化反感。
蒋雨融5月29日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代表毕业生演讲。她以《守护我们的人性》为主题,以翻译洗衣机中文标签的趣事,强调要保持多元化和国际化。她担心自己的世界观正日益受到威胁,呼吁同学们保持同理心与善意。美国媒体认为蒋雨融的演讲虽未提及特朗普,但实际上是针对特朗普“禁招令”的反驳。
前述演讲在中国内外网迅速走红,也让蒋雨融的背景更多地摊在台前。
综合内媒报道,蒋雨融生于青岛,初中就读于青岛六十五中,曾是班级学习委员。她凭藉优异学业成绩获得全额奖学金,前往英国卡迪夫(Cardiff)就读高中,后申请前往美国杜克大学完成本科学业。
毕业后,蒋雨融在瑞信当了三年经济分析师,随后又从事一年私募。因关注到全球贫困问题,想提升女性权益,她进入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攻读国际发展硕士学位。
蒋雨融被打造为平凡学生寒门“逆袭”的人设,不过中国也有许多网友质疑,在就读中国国内顶尖大学都得付出不少学费的状态下,有网友算了一笔帐,要就读哈佛大学,一年学费加生活费,没有人民币70万元到80万元应付不来,或许蒋雨融并非那么“平凡”。
蒋雨融其实并非一般人,她的背景显赫。她是中国绿发会(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CBCGDF)专项基金执行主任蒋志明的女儿,经绿发会副理事长兼长期秘书长周晋峰,以绿发会国际部长期义工的身分推荐入读哈佛。《澎湃新闻》报道,蒋雨融2022年得悉获哈佛取录时,蒋志明还特别感谢周晋峰。
中国部分网友认为,这种虚假的励志故事会给普通家庭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认为真正教育公平,不该是少数人的特权游戏,而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靠自己的努力,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也有网友认为,蒋雨融的演讲与中国大外宣话语体系类似。
蒋雨融的回应
蒋雨融6月2日发长文回应事件,否认靠走后门进哈佛。
在该长文中,蒋雨融称申请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研究生时,提交的三封推荐信分别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政治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以及在瑞士信贷工作时的小组长。
蒋雨融称,她的确曾在中国绿发会做无薪实习生,负责一些文件翻译和会议辅助,该基金会当时也确实开具了一份实习生推荐信。但是由于哈佛申请推荐信份数限制,最后该推荐信没有提交。

蒋雨融称,其所述均可随意查证,否认靠走后门进哈佛。
蒋雨融在长文中又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表示从小父母离婚分居,她跟着妈妈到处搬家转学,自己的原生家庭支离破碎,父母常年缺位。
她自述曾在初中遭受严重校园霸凌,曾经很多次被一群女生摁在野外,扒光衣服羞辱;也曾经很多次放学后缩在教学楼厕所的小隔间里,等一两个小时到天黑才敢回家——因为怕被人堵住。
蒋雨融称,在高中第二年她考取了英国学术最严格的高中,没有走后门。之后她进入英国华威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哲学,后以优异的成绩在转学美国杜克大学。
蒋雨融又称,自己非常清楚自己比其他人幸运,家里可以负担海外本科四年学费,但是就读哈佛的研究生学费是自己毕业后存下来的所有积蓄。
此前,蒋雨融的帐号以《哈佛校史第一位中国女毕业生代表致辞,全场泪崩》为题分享影片介绍自己,并称“本不是想在公共平台抛头露面的人,总还是有人得站出来去争取发声”。
在5月29日,哈佛大学举行毕业典礼,蒋雨融的演讲获得现场热烈掌声。她在演讲中鼓励人们不带评判地倾听彼此的意见,寻求共同的信念而不是冲突。她说:“如果我们仍然相信共同的未来,就不要忘记:那些被我们贴上敌人标签的人,他们也是人。看到他们的人性,我们也就找到了自己的人性。”
她又称,“世界上如果任何一个女人买不起一片卫生巾,我便不配称富足;如果一个女孩因惧怕骚扰而不敢踏入校门,那便是对我尊严的践踏;如果一个小男孩死于一场他从未发动也从未理解的战争,我的一部分也和他一起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