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关注。对此,《人民日报》旗下媒体大江工作室专访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进行了解读。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3月17日报道,针对《方案》的发布,张文宏表示,《方案》基于当前对新冠病毒病科学认识的深化,在多个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倡导了通过优化诊疗方案提升医疗资源的冗余度,通过缩短隔离期降低隔离对正常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他指出,“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我们的防控原则就会越来越精准。标准的改变,使感染者隔离时间大幅度降低,既让感染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挤兑。”

对于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不再强调到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治疗的这项调整,张文宏分析指出,对轻型病人的管理,《方案》进一步简化治疗,重点放在对病情的观察。随着奥密克戎流行成为当前的主流感染病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临床特异性的治疗需求显著降低,更多的只要给予对症处理与病情观察即可。所以,在具备一定医疗条件的隔离点,就可以完成对感染者的隔离与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可以释放定点医院的大量医疗资源。

其中,《方案》将解除隔离管理和出院标准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冠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对此,他认为,“这条标准的改变,是建立了更早更精准的安全出院标准,争取患者更早更快脱离隔离。我们对于奥密克戎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国际上有研究发现、也经过中国专家的仔细验证,在核酸低到一定水平后,已经检测不到具有传播性的病毒了,因此几乎没有传染性。因此,我们核酸阳性判断标准,从更严格的评判标准到目前开始与国际同步,标准住院时间因此也得以降低。更多的病人可以提早出院,这会极大地缓解我们的医疗资源压力。因此,这一改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3月15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医政管理局发布了新的《方案》,此版修订,是基于研究德尔塔(Delta)、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传播特点和病例特征,深入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其修订内容主要包括: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调整出院时新冠核酸检测标准等。

此外,《方案》还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据中国卫健委3月17日通报,3月1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17例。

分享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